不過,根據Gringoire的《山嶺的自述—從VT連招談起》中有關V的檢測的闡述,是否可以有以下的推導:實現附加傷害,是觸發給予的,即當施放V後,檢測V的範圍內,是否有被投擲的敵方單位,如果有,則給予一段V的傷害(75),最多不會超過4段(5段的情況例外)。這一檢測每0.25秒進行一次,共7次:
V之後的第0秒-第1次檢測,
V之後的第0.25秒-第2次檢測,
V之後的第0.5秒-第3次檢測,
V之後的第0.75秒-第4次檢測,
V之後的第1秒-第5次檢測,
V之後的第1.25秒-第6次檢測,
V之後的第1.5秒-第7次檢測。
要保證四次附加傷害,就務必不能使T的施放落後於第4次檢測,否則隻剩下第5、6、7次三次檢測,自然就隻有3段附加傷害了。第4次是V之後的第0.75秒,所以要趕在V之後的0.75秒內施放T,這樣VT的間隔臨界值就不是0.98秒,而是0.75秒。
這有可能是魔獸實際運行後產生的結果(限於war3的運行效率,會有一些bug或者誤差),也有可能涉及到我測試時的誤差,也有可能是理論推導中的疏漏。這一問題,有待於進一步證實。
所以,V之後T的時間間隔臨界值為0.75秒,是另一種說法。(Gringoire的結果是0.73秒--#)
VT施放間隔之先T後V
很遺憾地告訴大家,在麵對T之後V的超短時間間隔,變速齒輪已經不能夠稱之為神器了,測試失敗。
4倍慢速已經突破了我的反應極限(我無法判斷小小的T、V何時出手,因為打出4段附加傷害的T、V連招的釋放間隔時間太短了),而再慢的倍速又會導致遊戲的卡頓。無奈隻得放棄。
我想,要想解開T之後V的時間間隔的謎底,隻有兩種方法。一是能夠知道小小的Dota源代碼,這個其實才是問題的本質,在代碼的高度看問題,就沒有什麼問題可以稱之為問題了;另外就還是采用實測的笨辦法,此時更新實測的工具,目前可以想象的是,用錄像軟件錄下4倍慢速(還是用變速齒輪)的先T後V連招,然後再找到視頻分析軟件,把這段視頻的每一幀拆解開來,並配合時間軸,找到小小釋放T和V的時刻,從而得到T和V的時間間隔。
實際操作的感覺證實,先T後V,很容易導致不能打出4段附加傷害的完美三連,說明這個TV施放間隔臨界值還是比較小的。這也算是一種實踐上的肯定吧。
采用如下的推論:因為T的持續時間隻有1.02秒,至少要留出0.75秒的時間,用來觸發4段V的附加傷害。即如果在施放T之後的0.27秒(1.02-0.75=0.27)內沒有用出V,那麼很遺憾,至少1段附加傷害就這麼白白丟了。
所以,先T後V,TV施放間隔臨界值為0.27秒。看,和0.98秒相比,還是短了不少吧?
綜上所述,VT施放間隔臨界值為0.98秒(一說0.75秒),TV施放間隔臨界值為0.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