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的三國曆史
在這邊我用‘解構’這個詞,似乎比‘顛覆’或‘改寫’等來的恰當。從遊戲中很明顯的可以發現,編劇試圖在三國演義基礎上,重新詮釋事件和人物因果關係。
下麵將曆史和遊戲間的關係,針對兩代分別作比較。
一代是將三國史帶入些神幻劇情中,權充串場,近似於以第三者視角在查閱這段曆史的感覺。拿趙子龍單騎救主這個橋段來說,遊戲以讓趙雲加入隊伍的方式來詮釋,讓趙雲帶著姬軒護幼主、挑夏侯恩,跑過整個長板坡。分析來看,在這段中,趙雲確實是主角沒問題,但姬軒在定位上比較像是舞台劇的觀眾,偶而會跟台上人物(長板坡諸將)有互動,但主要還是看趙雲跟曹軍在演戲。連一旁的曹操,也很遵照演義的隻說要活捉趙雲,至於姬軒嗎?是有提到他啦,但是用一種補充說明的語氣。
其實就曆史或小說改編的遊戲來說,這樣也就夠了。畢竟這樣才是最誠實的忠於原著,比起某些改編武俠小說的連續劇來說,我反而更欣賞這種態度。但是令人驚訝的是,二代在不違背原著及曆史的大方向之下,讓玩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參與曆史脈動。
達到這個目的的關鍵,就在於編劇將當時某些重要人物,如呂布、郭嘉及周瑜等,賦予了‘暗行七眾’這個第二重身份,使得這些曆史人物,除了根據史實作出他們該做(或說已經做過)的事件之外,透過暗行七眾的身分,編劇可以進一步建構這些事件行動的原因背景。
這就是我所說的解構。大原則不變──當然,少帝複辟是個有趣的大例外──細部設定卻讓人直呼過癮。
.最大的改變──獻帝
無論在正史或演義中,東漢獻帝劉協都是不重要的悲劇性角色。對他來說這樣還滿不公平的。
評論家寫他還是以正麵居多,畢竟他是東漢中後期腦袋最清楚的皇帝了。不過就因為他腦袋清楚,讓他有想奪回政權的企圖,故有‘衣帶詔’事件株連董承等人的悲劇。後漢書評獻帝時讚曰:‘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經過宦官外戚循環亂政、桓靈二帝、十常侍和董卓之亂後,以當時漢室的處境,要能維持住帝位已經不容易,要複興實可說難上加難,更何況要麵對的是曹操!
後漢書注釋提到,諡法曰:‘聰明睿智曰獻。’其實現在看來,這‘獻’字還有把皇位獻給曹丕的意思吧。
不知是不是基於這種同情心理,遊戲中終於表現出他‘睿智’的那麵。
遊戲中,獻帝是位有頭腦的人物,他明白自己處境的風險,但他還是選擇做些妥協和賭注。不同於以往曹操‘挾天子’的說法,獻帝在遊戲中是選擇主動與曹操合作,聯合曹操打擊主要敵人──袁術、呂布、袁紹等等,即使他明白這樣做可能會造成曹操趁機坐大的惡果。
畢竟獻帝著眼的是天下百姓,漢朝天子這位子也沒有這麼舍我其誰;而天下英雄中,最有可能終結亂世的,還是曹孟德。
分析劇情,雙方合作的契機可說是從遷都許都開始。這是獻帝釋出合作誠意的方式,將自己置於曹操監控之下,以換取曹操平定袁術、呂布等人。雖然在這場合作關係中,曹操仍需維持對漢室稱臣,但明眼人都知道,獻帝以天子之尊向一位甚至連諸侯都不是的提出合作,甚至屈就這種‘交質’的角色,一則代表當時漢室地位確實岌岌可危,不得已隻能出此下策;二來也代表獻帝已經沒有回收皇權的打算了。
衣帶詔事件也是值得一書的部分。在郭嘉獻策下,獻帝、曹操和劉備三邊偽裝內部不合,使劉備順利埋伏進袁紹陣營,鬆懈袁紹的防備。這邊有兩點可以討論,第一當然是這跟史實的差異,第二則是做出這樣決策的因素。
史書上對這段過程沒有很詳細描述,所以隻能參照演義。演義中,亟欲有番作為的獻帝,因為不滿曹操獨攬大權,以衣帶秘詔董承等人護駕;然而董承卻是個難以擔當重任的人物,因為他空有一腔熱誠卻沒有保密的自覺,以致被曹操探得風聲,先一步動手,株連無數。這可以說是獻帝不識時務、識人不明。遊戲中為了確立獻帝形象,將這個事件美化為是董承、吉平等人自願犧牲,可以說推翻了曆來的定調,卻也合情合理。
而會同意做出這樣的決策,其實某種程度上也象征著遊戲裏麵獻帝的──該說是領導者魄力吧?可能為了顧及遊戲性或其他種種考量,遊戲中並沒有詳加描述衣帶詔事件牽連究竟有多廣多恐怖──畢竟這款遊戲目標客群年齡偏低。姑且不論下達這個決定,是不是獻帝的本意──也可能是曹操位了鏟除異己,運用政治手段逼迫獻帝同意──但能夠下達這個決策,都需要足夠的勇氣和魄力。這也再次證明遊戲裏的獻帝,是個具大將之風、敢於一搏的人。
但也可能,他已經厭倦了政治鬥爭了。在小棠拿劍朝向他的那刻,對話之間或許他也想就此解脫了吧!
外話:其實遊戲裏有點小細節錯誤喔。一般而言,帝號是一種諡號,在皇帝還沒遜位前不會存在。所以遊戲裏到處有人稱‘獻帝’二字,算是犯了曆史事實上的小錯誤吧!
.幻想與三國
再次拉回到‘暗行七眾’這個設定。
前麵提到,暗行七眾讓玩家更深入曆史過程中,使得玩家有真正參與劇情的感覺。但這設定的好處並不止於此。暗行七君七個人,有史實有虛構,當列於同樣地位時,剛好可以把史實和虛構的部分結合。藉由小棠,帶出了獻帝的角色塑成;郭嘉、周瑜和袁熙,讓玩家深入政局謀略;而呂布、張祭及巫宸則連結了神幻的部分。另外,小棠身為第一女主角,以女魃轉世身分,又同時拉到係列中上古神話傳說,跟一代接續。
另外,故事中還有設定‘護凰血族’這個組織。雖然血族的主要人物都是編劇虛構的──隻有大喬是明確的曆史人物,但是暗行七眾、護凰血族和以曹操獻帝為首的漢室集團,這三角關係,可說串出了四分之三的主線劇情。而這層三角勢力的消長,也仿佛是另一個三國史般充滿算計和謀略。
設定架構的部分,大致就點到這裏。接著討論一下‘幻想’這個詞。
遊戲中幻想的定義就不再提了,反正還滿直觀的。至於其內容可分為三條主線:黃帝蚩尤之戰、三龍寶器之爭、應龍女魃之戀。其中又以後兩者為整篇故事的主軸劇情,分別指向曆史與愛情。
一、黃帝蚩尤之戰:
黃帝蚩尤之戰這線其實是為了上承一代。由於一代已經將故事交代完整,所以二代這邊隻著重在補足一代細節,不多詳述。比起其他兩線來說,二代中黃帝與蚩尤的故事真的不算重要,隻有幾個橋段:天若宮內部的矛盾(將司馬懿掌權合理化,雖然長老偏袒司馬懿原因仍然不明)和溫青雷卞在寧生殿那段對話,及白們樓最後呂布屍身消失一事。對於玩過一代,熟悉人物掌故的玩家來說,這幾段確實有補足的作用;然而放在主線架構上,卻感覺這些鋪陳隻是為了說明‘姬風進入幽墀古墓’的成因和結果而已,新玩家大概很難理解背後意義吧!
二、三龍寶器之爭:
三龍寶器的部分,是故事中政治曆史劇情的主幹,群雄們互相征戰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三龍寶器以統一中原。某遊戲雜誌用夏禹九鼎來形容三龍寶器,確實也滿恰當的。在遊戲背景中,漢朝因故失去其中兩樣寶器,使得國力大退,而分別獲得青龍劍和玉龍璽的呂布和孫堅,則迅速崛起。在這邊有點小問題,如果三龍寶器還在的話,應該不會有董卓之亂,而也不會讓呂布孫堅得到寶器。隻能解釋成雲空和道天在後麵運作吧!
其實在遊戲中,三龍寶氣的作用究竟有多大,還滿不明確的。因為在寶器之外,同時還出現‘應龍轉世’這個設定,於是產生一個問題:三龍寶器是不是隻有身為應龍的楚歌可以使用?如果不是的話,何後集齊寶器要釋出龍氣卻被楚歌破壞,有些不合理;如果是的話問題更大,那諸侯們幹麻爭奪寶器?──隻能解釋身為‘本尊’的應龍比其他人更會使用寶器囉。
另外,也基於‘應龍轉世’這點,讓人思考是不是隻有應龍轉世才可以成為皇帝呢?又或許隻要是應龍轉世就一定是皇帝?──小棠在奈何橋上回憶前世的楚歌,似乎都沒有皇帝的樣子──其實最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拿應龍來象九五之尊?這樣把黃帝大人放到哪去了~哈!
忽略掉上述的問題後,其實遊戲結局把這部分處理的很不錯。原本在楚歌破壞青龍劍時,集齊三龍寶器可以得天下這個設定應該同步被銷毀才對,但妙就妙在劉備因緣際會下取得了應龍血魄,新三龍寶器產生,使得中原諸侯又有互相征戰的理由,將遊戲叉出的架空時間點(少帝複辟)接回曆史,也暗示後來三分天下的結果──再次印證劉備的天下是靠運氣來的。
三、應龍女魃之戀:
幻想三國誌貳主打的畢竟還是愛情。主線劇情如何發展就不贅述了,單看愛情這條線,還頗有八點檔灑狗血連續劇的感覺,即使是在奈何橋那段劇情──其實若非畫麵分鏡和音樂搭配得宜,否則效果可能不堪期待。
這次以應龍與女魃為背景,其實象征意義遠較劇情本身深刻。如果抽掉上古神話背景,故事也可以毫無阻礙的發展下去,但張力和深度就單薄許多。
在傳統神話故事(山海經)中,沒有應龍與女魃相戀的故事,是編劇自創的設定。應用兩者相反的神性(應龍行雲致雨,屬水;女魃為旱神,屬火)進而引導出‘宿命’的概念。在設定中,兩者因為神性相反,天生就注定不能接近,否則會發瘋入魔。然而,宿命和愛情似乎永遠背道而馳,每次的輪回,都不斷重複著你追我我追你的戲碼。
劇中安排沈嫣割破小棠的臉,直接類比到上古時代女魃入魔;而應龍討伐女魃時,到了劍刺進女魃胸膛時才認出來,又跟少帝攻入許都時那段對話有雷同之處。一直到鬼界奈何橋前,楚歌和小棠(也就是這一世的應龍和女魃)始終無法超脫第一世的命運。
結局的時候,遊戲為雲空和道天的行為做出解釋。原來他們二人是黃帝安排的,象征著應龍女魃的宿命;若是兩人還有機會,則出現‘水炎相生果’來作為水火也可能不相互斥的依據。但這段是否還有其他深意,礙於小弟功力,則不得而知了。
.結語
這次劇本,看的出有很強烈企圖心。在設定、架構、人物塑造等方麵都頗有講究,而成果確實也不錯。尤其和一代相比,在‘單一配對’的前提下,讓愛情線更為集中深入,也更具說服力,增添感動氛圍。然而為了接續一代的劇情,難免有些部分顯得較為雜亂或被限製住──像爹爹會不會消失的太突兀了!
無論如何,站在一個評論者的立場來看,這是個會讓人分析地很過癮的故事;即使不那麼深入做研究,劇情也可以夠單純夠感人。自遊戲發行開始,就常聽說有人用仙劍奇俠傳、幽城幻劍錄兩大經典作品來形容幻想三國誌貳,也可由此看出這次劇情水準有多高。
若要下個評語嘛,忘記誰說的:水準之上,更勝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