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翔上編也是80後。也是一位當年的遊戲發燒友,第一次接觸的電子遊戲機估計就是俄羅斯方塊掌機
(一)紅色機時代
要說起李陽的那句“啊哦,小霸王其樂無窮啊”,不少人可能都會會心一笑。我一個朋友前幾天突發奇想,花50塊錢買了台小霸王,結果發現開機的時候沒有這句了,鬱悶了很長一段時間,逢人便講此事,頗有祥林嫂的風格。
神機小霸王
小的時候,家裏大人能給孩子買遊戲機的非常少,一則那時遊戲機並不便宜,二則遊戲這東西,永遠都是大人不願意孩子觸碰的禁忌。最早進入中國大陸的遊戲機是任天堂紅白機,不過那時候它的價格並不便宜,而一盤卡帶的價格更是貴的驚人。在這消費能力和價格落差很大的情況下,偉大的國人創造了奇跡,小霸王和無數盜版卡帶應運而生。
雖然家長對遊戲一無所知,但是他們卻一直在極力反對著這種“不正經”的東西,不過小霸王卻有一個很好的偽裝——“學習機”,你知道學校會賣這種“學習機”嗎,反正我們學校有過,並且有很多同學很好的利用了這個偽裝。
當時的遊戲卡帶讓人印象深刻,正版卡帶十分昂貴遊戲卻十分少,通常都是單卡單遊戲。而價格便宜的多的盜版卡帶卻經常是幾百合一,甚至幾千合一,雖然大部分都是同一個遊戲的不同MOD版本,但再怎麼說,遊戲的數量也是比那種正版卡多得多的,所以還是大有市場。
況且小時並不懂這些,總是覺得裏邊總有幾個是自己沒玩過的遊戲,特別是看到奸商們起的那些天花亂墜的遊戲名,比如什麼“街頭鐵血戰士”其實就是散彈版魂鬥羅,“怒火鐵拳”就是雙截龍……。這些 神奇 的遊戲卡,就是國人自己燒製的,不過有些人也做出了創新,比如“燕山坦克(90坦克)”。現在想來,在那個技術並不發達的年代,國人的“盜版”能力就已經如此強大了,真令人歎服。不過,我們再想一想80年代的那些拚湊起來的流行歌曲磁帶,就會釋然了。
幾十幾百合一的卡遍地都是
盜版的集成卡帶選擇遊戲的菜單一般都是用羅馬音寫的日語,根本就不認識,隻能看卡帶封麵上的標號來選遊戲,而卡帶封麵就像現在的盜版盤一樣,包裝和內容是經常表裏不一,於是就要經常自己摸索著玩,實在不行就找個筆找個本,把自己愛玩的遊戲數字自己下來。
正版卡很貴,而且大部分都是單卡單遊戲
當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張三百合一的卡,上麵光《魂鬥羅1》就有20來個版本,分別是遊戲一開始就三條命而且拿著機槍、散彈槍、激光槍、火焰槍……,等等各種槍的版本,然後還有三十條命的各種槍的版本,這樣算來的確有20來款。至於那些幾千合一的卡,真要認真算一下,裏邊的遊戲充其量也就幾十款玩過幾百遍的遊戲的不同變種罷了,不過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沒有買到詹姆斯那盤54合一的神作。
當年這種書傳閱率很高
當年有一種書很暢銷,那就是各種遊戲秘技書,很便宜而且書內遊戲秘技很多,經常是成百上千條,而且有很多我們聽都沒聽過的遊戲,我是經常拿秘技書當雜誌看,看著那些從未聽聞過的遊戲過癮。用一句廣告來說,那個時候的FC秘技書可以說是“價格實惠量又多”。上上下下左右左右ABBA,你懂的。
說到秘技不得不說說那個欺騙了一代人的《魂鬥羅》水下八關,為了找到水下八關,當年我可是跟死黨在家裏憋了半天,根據書上說的方法試了不下幾百次,不過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最後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這個秘技必須是正版卡帶才有,盜版的可能沒有,然後心安理得的放棄……。
FC上的遊戲很多,但基本上都成為我們這一代人記憶中經典,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歡樂的回憶。《俄羅斯方塊》、《魂鬥羅》、《綠色兵團》、《赤色要塞》、《忍者貓》、《三眼神童》、《鬆鼠大作戰》、《雙截龍》、《熱血高校》、《古巴英雄》、《影子傳說》、《兵鋒》、《 霸王大陸 》、《忍者龍劍傳》、《超級瑪麗》、《 冒險島 》、《赤影戰士》、《荒野大鏢客》、《勇者鬥惡龍》、《沙羅曼蛇》、《夢幻模擬戰》、《聖火徽章》、《忍者貓》、《重裝機兵》……,如果一一陳列,恐怕要占幾屏的位置。
還記得這些老朋友麼
FC中的音樂也都非常經典,經常是電腦裏常放的音樂,因為當時受到技術水平的限製,FC遊戲的音樂並不像現在那麼高品質,甚至在現在聽來效果很粗糙,但就是這樣,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之聲,它們深深烙印在記憶裏。
這些遊戲我現在已經都基本忘了怎麼玩了,玩這些遊戲的功力遠遠沒有遊戲廳那些遊戲高,畢竟沒有忽悠成父母買那台神機小霸王,隻能去朋友家蹭著玩,大部分時間還隻能看著別人玩過癮。更何況那時候這種FC遊戲和後來始普及的“電腦房”中的遊戲相比,更是落後很多了。
即使DOS年代,也依然有很多遊戲的分辨率高達640x480,256色,音效方麵也要比FC強得多,而且還能多人對戰,比起同時代街機遊戲都強上幾分。這也難怪,畢竟FC是八十年代的產物了,到了九十年代中期FC與PC已經不是一個世代的東西了,但那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精神圖騰,永遠不倒。
哈現在還想玩一次這些遊戲的朋友可以下載 飛翔的 FC合集吧
(二)街機
說到我們這些80後是怎麼玩起遊戲的,其中曆程曲折而又尷尬。在那個娛樂剛被解禁的年代,大人們意識裏對於電子遊戲這種新興的東西,除了新奇外並沒帶有特別的好感。從小學那時開始,“三室一廳”就一直被封殺,至於什麼叫“三室一廳”,恐怕現在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了,那並不是什麼公寓的戶型,而是一些被公眾所禁忌的場所。“三廳一室”具體指哪幾個不適合未成年人的娛樂場所?不同的地方說法似乎不太一樣,但肯定有一個跑不了的,那就是“遊戲廳”或者叫“遊藝廳”,而我們中很多人和遊戲的“第一次親密 接觸 ”都是在遊戲廳發生的。
遊戲廳總是容易被查
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那個“三廳一室”究竟是類似於小學生守則一樣用來從道德層麵上來約束孩子的,還是具有法律效力能夠約束娛樂場所營業主的,我猜大概是前者吧,那時候正是“談遊戲色變”的年代,隻要去遊戲廳,就會被打上壞孩子或者差生的印記。再看看現在,偶爾能在大型遊戲廳中看到父子同樂的狀況,真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想想最早的時候,我們玩的也隻有一些傳統項目:捉迷藏、打口袋, 踢踢球 、騎騎車之類的,遊戲廳剛出現的時候,還真沒敢自己進去過。第一次去遊戲廳,大概是跟著幾個比我們大幾歲的另一幫孩子一起去的。這麼說來,當年的遊戲廳也的確是“病毒式營銷”,就和現在的“偷菜”一樣。那時候的遊戲廳根本沒有牌匾,窗戶和門也是關的時候多開的時候少。
很懷念那些用過的遊戲幣
小時候一直叫“遊戲機”,長大了才知道那玩意學名叫“街機”。說到遊戲機,有一個東西不能不提,那就是“遊戲幣”,聽說有的地方也叫“遊戲鏰”,大概是看上去跟鋼鏰一樣吧。現在,上網搜一搜“街機遊戲幣”,還是能搜出來很多定做街機遊戲幣的公司。按理來說,街機本來應該是直接投硬幣的,但為什麼遊戲廳裏都要換成遊戲幣呢?這是因為街機最早是起源於美國的酒吧,並不是專門玩街機的場所,就像彈珠台或者點歌機一樣,隻是酒吧的附屬物,喝酒之餘可以投幾個硬幣稍微娛樂一下(想想邁克爾·傑克遜的《Smooth Criminal》MV開場的經典拋硬幣,嗬嗬)。但是如果是專門經營街機的街機廳,再這樣就不行了,硬幣流量十分巨大,要把紙鈔兌換成硬幣太麻煩,不如定做一大堆隻有自己的遊戲廳能用的代幣,這樣一來代幣隻在店內流通,而且還能降低價格。
那時候的街機廳,以“搖杆”遊戲為多,就連傳統的賭博機器,也是按鍵的。現在的街機廳已早不是那樣,大部分人去街機廳都不是衝“搖杆”街機去的,一般人都會對打鼓機、抓娃娃或者賽車、電槍射擊的遊戲比較感興趣。可問題是,在PC上隻有“搖杆”那種遊戲是可以模擬的,因為其他類型遊戲的操控模式有些特別,難以在PC上實現。這充分說明了街機遊戲和電腦遊戲的親和性,因此,可以說那時候的街機廳小常客們成長為現在的電腦遊戲骨幹玩家,可以說是必然的。
最早接觸街霸的時候,從沒覺得古列是個好人……
快打旋風 ,有的地方也叫快打二代
後來才知道,這家夥不是王子,他是蘭斯洛特,亞瑟王手下第一騎士
到現在也沒明白為啥當初管他叫警察
記憶中小的時候比較常去的那幾家街機廳,玩得最多的遊戲有《魂鬥羅》、《街霸》、《雙截龍》、《名將》、《圓桌武士》,後來又出了《侍魂》、《拳皇》、《合金彈頭》、《月華劍士》等等,回想起來,玩過的遊戲機,基本都是橫版動作或者縱版射擊遊戲。現在想想,真懷念那段中午吃晚飯就找個借口跑出來泡在遊戲廳裏,直到快打上課鈴才玩命往學校飛奔的日子。那時候真是省吃儉用攢錢玩遊戲,就是沒錢,跟著同學的屁股後邊看他們玩也很過癮。
雷電,經典中的經典
1945,最早的彈幕遊戲之一
那時候的黑街機廳環境十分惡劣(不過,好像也沒什麼正規的遊戲廳)龍蛇混雜,但由於那些成年人一般都隻喜歡去賭幣,而我們隻喜歡玩電子遊戲,所以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街機廳的設備也很簡陋,有的街機控製麵板都鬆動了,抓住兩個搖杆就能提起來,然後可以把手伸進去直接在投幣口那裏撥遊戲幣,甚至幾個人圍住遊戲機擋住老板視線一陣猛晃就能晃出遊戲幣來。這種狀況一旦被街機廳老板發現,他就會衝過來把我們轟開,然後一把關掉街機,現在想起來,心裏都會為那時候的緊張感而感到刺激。
草薙被委屈的叫成草雉好多年,草雞……
那時候一些遊戲的細節,到現在還記得很清楚。比如《拳皇96》,我們總去的那家是沒有加強版的,有一次去了另外一家不常去的街機廳,發現居然是加強版的,不但可以直接選兩個BOSS,而且必殺蓄力都是瞬間就完成的,著實令我們激動了一陣。
虎克船長
忽然想起來另一位船長,鐵鉤船長
還有《虎克船長》的一些隱藏獎勵,人物站在隱藏獎勵的邊上不斷地放“後前A”就可以刷分,當時比較熱衷於排名的人都會在遊戲時間允許的範圍內盡量地刷分。還有《月華劍士》,我的一個朋友隻會用李烈火放必殺就可以打通關,非常神奇。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則還是《合金彈頭1》,當年我玩合金彈頭有一個瓶頸,前四關根本不死人,而第五關也就是分上下層分別有兩個坦克那關會把所有人都死光,結果從來沒見過這關之後的樣子。當時對遊戲的難度還沒有概念,後來才意識到不少遊戲尤其是NegGeo的都是分八個難度的,默認是難度4的。街機廳老板後來也知道了這個事情,就把所有的遊戲都調成難度8的了。
街機廳裏最危險的事情莫過於看到同伴的家長出現。同伴被抓回家之後,剩下的幾個人也沒心思玩了,草草散了之後回家還要小心看父母的臉色,猜測同伴的家長是否把自己去街機廳的事情也抖了出來。從小就要鬥智鬥勇,不斷轉移據點,而且還要在大街上搜尋沒有招牌的街機廳,頗有“地下工作者”的風範。到了後來,我們就算走在陌生的街上,隻要一路過,稍微聽到一點遊戲機工作時的靜電聲或者是搖杆磕動的聲音,就能斷定裏麵是家遊藝廳,但是一般不敢進去,進去了也不敢玩,首先是不知道一塊錢能買幾個代幣,其次是不知道這遊戲廳的潛規則。當時有些遊戲廳有潛規則,比如在某些地方《拳皇96加強版》決鬥是不允許使用BOSS的。
中國出現最早的成人遊戲?
有的人玩這個遊戲完全是為了看圖……
再後來,街機新作不斷登場,不過一直都還是電子遊戲。可能這種機器最便宜,而且畫麵絢麗容易攬客,還有一些與色情打擦邊球的麻將、台球遊戲,所以街機廳老板們進的比較多吧。在那時候你想玩現在街機廳中的投籃或者是柏青哥,是基本不可能的。
合金彈頭一代,記得有高手能一命通關
西遊釋厄傳出來的時候,我已經徘徊在電腦房……
IGS的大作《西遊釋厄傳》能供四人同時遊戲,風靡大江南北,但我卻一直不怎麼會玩,想來是因為那已經接近我遊戲廳生涯的末期了,心思不在遊戲廳上。後來《合金彈頭2》出來了,而等到《拳皇97》開始普及的時候,我就已經基本不去遊戲廳了。直到現在我也分不清《合金彈頭》的三代和四代,《拳皇99》之後的作品也是分不清楚,後來取代了《西遊釋厄傳》地位的《三國戰記》更是一點都不會玩。
去遊戲廳的次數越來越少,花在“電腦房”的時間越來越多,在一個一個電腦房通宵鏖戰《紅警95》的日子裏,我們這些80後們,終於迎來了電腦遊戲時代。
(三)
房的崛起
win95加速了電腦房的出現
記得在某次到常去的電腦房玩遊戲的時候,看到老板和兩個高手全神貫注地圍著一台機器看著什麼,那可憐的15寸顯示器被三個碩大的頭顱擋的嚴嚴實實,擠過他們頭頂,終於見到了那個劃時代的偉大係統——windows95。沒錯,在此之前微軟已經推出了win1.0-3.0,但是PC當時隻是高端人士工具,遠遠不及現在這種普及程度,而絕大部分人第一次接觸電腦不是在家庭條件寬裕的朋友家,就是在娛樂大眾的電腦房,從win95時代就沉迷於PC遊戲的人恐怕都不是很多,何況之前的時代,真正和技術潮流接軌的能有幾個呢。
自打見過win95之後沒多久,電腦房係統全部更新換代,初次使用win95的時候非常茫然,不知所措,一切都很陌生又很新奇,可視化的界麵,所見即所得的操作模式,但是它帶來的便捷前所未有。而自從那時開始,電腦房裏的遊戲豐富多彩了起來,許多從來沒見過的遊戲一個個的出現在桌麵上。
像剛才所說,當時擁有PC的人群很少,最早的PC遊戲也是為這群精英人士開發的,要贏得他們的好感,必須要讓遊戲具備一定的品質,豐富的內容和想象力成為必備條件,所以很多人回想起來,都會覺得那個時代的遊戲很經典。
看看德軍總部的畫麵吧,很多年沒見過了
《德軍總部3D》並不是真正的3D遊戲,它還是以貼圖實現效果,這並不是ID有意欺騙消費者,主要是當時的硬件技術隻能把遊戲限製於此,ID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實屬不易。後來ID又發布了神作《doom》,它最出色的地方在於它比《德軍總部3D》多了聯網功能,人與人的廝殺遠比對電腦射擊有意思的多,所以它也比《德軍總部3D》成功的多。
《quake》,這才是真正的3D遊戲,但在那個時代能玩上的人很少,畢竟缺少神器級顯卡“voodoo”你就沒辦法玩,而有消費“voodoo”的人在我身邊幾乎沒有,甚至很多人在那個年代都不知道何為顯卡。當時3DFX,也就是voodoo的開發者擁有者,幾乎獨占了顯卡市場,nvidia、ati當時都還不存在,雖然最後3DFX的失誤讓它失去了霸主地位,最後以而告終,但3DFX絕對是一個裏程碑式的存在,它開創了PC的3D時代。
這個見鬼的遊戲很難玩,但很好玩
沒有顯卡並不要緊,這並不影響我們玩到那些經典遊戲。《波斯王子》,記憶中最早的動作遊戲,它的難度頗高,攀爬跳躍讓人眼花繚亂措手不及,最後我被它的難度擊敗了……。
選擇,選擇,選擇,選擇……
《英雄無敵2》,我至今對於標題界麵裏那個渾厚的男中音記憶深刻,“選擇,選擇,選擇”,當然這是後來中文版才有的,這個遊戲將我帶入充滿奇幻的西方傳說世界,並深深迷戀於此。這個遊戲是開創性的,開創了SLG這個遊戲類型,並在之後的十多年中整整影響了一代人
《命令與 征服 》遠不如它的資料片《紅色警戒》知名度高
但是在電腦房裏最受歡迎的遊戲並不是這些,而是《命令與征服》和它的資料片《紅色警戒》,作為單機遊戲來說,《命令與征服》製作的非常精心,和遊戲搭配得當的劇情和精美的過場都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作為聯網遊戲來說,《命令與征服》的雙方保持各自的特色的同時也盡可能的達到了平衡,這對第一款聯網RTS遊戲來說實為不易。《命令與征服》是Westwood公司的巔峰之作,也為後來的RTS遊戲奠定了基礎。之後《命令與征服》推出了眾多的資料篇,在國內最著名的資料篇是《紅色警戒》。
謀殺很多人整個晚上的遊戲,但是,我愛你
在96、97年的時候電腦房已經遍地開花,這些電腦房裏最熱的遊戲就是《紅警》,現在想想那些幾乎和色塊一樣的建築和兵種真的有點不堪入目,但就是這樣,在那個年代,很多人花費著遠比現在高的多的上機費徹夜鏖戰《紅警》,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通宵”這個罪惡的詞眼出現在身邊,於是學校要搞活動,同學家裏沒人等等借口開始頻繁出現,就為了騙取一個通宵的機會。曾經有一位哥們,連續3天通宵最後被家長拎回家狠K一頓,最後徹底從電腦房第一戰線消失。RTS的對抗性讓我們欲罷不能,總想和朋友們分個伯仲,其實玩《紅警》也沒什麼戰術可言,就是有戰術也沒什麼人用,我們就是熱衷於不停地造坦克然後開戰。
90年代首先能聯網的遊戲少,其次電腦少。小霸王可以兩個人玩一台,電腦遊戲的話必須人手一台,想要玩個《紅警》、《命令與征服》、或者《quake》、《魔獸爭霸2》什麼的,必須得四五個人一起玩,人手一台電腦才有意思。那時候的電腦房最多也就十台左右機器,也沒有算賬的係統,都是老板發你個寫有時間的卡片或者幹脆發你一張撲克,然後手動在賬本上算賬的,更有甚者,如果你跟老板混的熟還能賒賬,我就記得一個同學最後欠了某老板一百多,最後不敢再去哪家玩了。如果你能看到半屋子電腦的畫麵都是《毀滅公爵3D》,東瞅瞅西望望,有種現在看電視直播反恐節目的感覺,整個屋子裏大呼小叫,搞得像什麼節日慶典一樣。
等到Win98在電腦房普及之後,網吧的曆史也就算正式逐漸拉開了序幕。其實,雖然網遊玩家可以在網上與人互動,但由於這是人-機-人的互動,而不是直接的人-人互動,這種社交充滿了虛擬性,與現實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不一樣的。遊戲越做越大越深,玩家卻隻能自己一個人在那隻身冒險,反而是十幾年前規則簡單的老遊戲卻能使人聚在一起,共同遊戲,令人唏噓。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沒有任何網遊,大家想要玩遊戲的話要麼自己玩、要麼出去或者邀請朋友來家裏一起玩的話,還會有現在這麼多在網上呼風喚雨、在現實卻社交障礙的“家裏蹲”嗎?也許這個論點有些偏激,不過說不定還真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問題。所以說,雖然網遊使得人們交際更方便了,人們卻比沒有網遊的年代更寂寞了,這實在是有些諷刺
想想FC的年代,都是隨機附帶兩個手柄的,幾乎所有遊戲都可以兩人一起玩,或是合作或是對戰,總之共同進行遊戲可以大大地提高人們的親密度,因此玩遊戲不光是一種娛樂,還是一種社交活動。街機也是這樣的,自己玩很寂寞。但是PC就不是這樣了,一台電腦隻有一副鍵盤,一個鼠標。這大概注定了PC玩家“玩的不是電腦,是寂寞”了。
令人想不明白的是,現在個人電腦越來越多,PC網遊越來越多,PC玩家似乎就不再那麼孤獨了;而家用機卻從附送兩個手柄,變成了隻送一個,另一個卻需要自己額外花錢買。街機倒還是那樣,沒有任何變化,一台機器幾個人玩,叫上幾個朋友去玩幾把,也算是挺愜意的事情。這是為什麼呢?說來也簡單,從玩家玩遊戲的場所來說,PC反而和家用機成了一夥的,這兩種都是在自己家裏玩的東西;而街機卻是公共場所,沒幾個人家裏會擺一台隻能玩一個遊戲的街機。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家用機才也越來越“寂寞”吧,因為有那麼一段時間PC能應用互聯網而玩網遊,中國的家用機卻還並不支持這種功能。到了後來,雖然家用機也有網遊了,但因為中國都是水貨,能玩網遊也沒網,所以家用機反而淪落為最寂寞的遊戲了,想要約朋友一起玩的話,不如去街機廳。這也是為什麼雖然自己家的電腦也能上網,依然會有人去網吧上網的原因。
(四)DOS遊戲
電腦房這種東西真是一個奇跡,為很多我這樣的80後玩家打開了一扇通往遊戲世界的大門,畢竟電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記得經曆的最早的電腦房時代,那時還沒有Windows,大部分遊戲都是DOS下的,而中文DOS遊戲實在是鳳毛麟角。當時也並沒有意識到聯機遊戲和單機遊戲有什麼重要的區別,因為即使是單機遊戲也是一大幫人在一起喳喳呼呼的玩。
我常去的那家電腦房有一位仁兄可以說是奇人,每周都會去,但從來不玩別的,每次都是打開DOS下的FPE,然後開《 仙劍奇俠傳 》,把李逍遙經驗值修改到三萬二,打一次怪直接升到99級,然後再花三個小時打穿一遍《仙劍 奇俠 傳》,對話早已爛熟於胸,以至於這位仁兄從來不看,迷宮一遍走完,碰見敵人能繞就繞,頗有現在時髦的“XX遊戲極速通關”的風範,這位仁兄功力深厚,實在是我們無法望其項背的。可惜那個年代沒有這個意識,不然錄一個視頻放在網上,必然火爆……,問題是那個年代不但沒有意識,還沒有錄視頻的設備,以及傳視頻的網站。
比起那位玩《仙劍奇俠傳》的仁兄,一些玩《金庸群俠傳》的玩家就倒黴得多了。《金庸群俠傳》由於是開放性的,自由度極高,因而總是需要不斷存檔的。那可憐的玩家每次跑到上次他玩的那台機器前,如果別人在玩《金庸群俠傳》,就要和人說第幾個檔是他的,不要覆蓋了。我記得那遊戲好像一共就能存三個檔,因此不被抹掉的概率可以說是很低的,而且他也不可能一整天都守在機器那裏,一有人玩《金庸群俠傳》就提醒人家吧。所以玩了很長時間,依然沒有爆機,因為總是會被人把已經打了很遠的檔抹了,而別人的存檔裏隊伍配置又不喜歡,總要從頭玩。那個就知道FPE的年代,沒有網,後來遊戲的一切情報都靠遊戲雜誌解決,根本不知道有專用修改器,也算苦了那可憐的玩家了。也多虧了他,我早早就明白了不要碰這種“單機大作”的道理,要麼就玩一次能通關的,要麼就玩一局一利索的。
說起DOS下的《魔獸爭霸2》、《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毀滅戰士》這些能聯機的經典老遊戲,相信大多數像我一樣這麼過來的人都明白,因此也就不必多說了。最有意思的是《魔獸爭霸2》,幾個人一起玩的時候還分別負責調不同的秘籍,現在想來很搞笑。而對戰《紅色警戒》的時候,還會規定多少分鍾之內不許打,先發展一段時間的。這種停戰係統現在不少即時戰略已經都有了,而當時完全是靠玩家的口頭約定。
那時有些遊戲並不能直接在遊戲中聯網,需要通過獨立於遊戲的程序來建設主機,而這種“高端技術”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根本不會的,那時候學校雖然也有計算機課,也是DOS操作係統的,但是隻講一點用處也沒有的LOGO語言,如何在DOS下進行操作根本就不會,小學生玩家更不可能掌握那些都是英文的DOS命令。於是有一位達人,每次隻有他來了,電腦房裏才能開始對戰《影子戰士》之類建主機比較麻煩的遊戲,因此他受到了明星一般的待遇,每次進入網吧都會引起認識的不認識的人的大呼小叫,讓他來建主機,大家一同對戰。有一些不死心的人幹脆死記硬背地記下了建主機的方法,根本不理解但肯定能成功,也算是頗為揚眉吐氣了一番。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款遊戲是DOS版的《熱血高校》,就和FC上的《熱血高校》一樣,還有一個叫做《成龍》的橫版遊戲,現在想再找很困難了。常玩的還有《F22》,但因為都是英文的,按鍵操作也很複雜,隻有幾個達人能玩得了,其他人隻有看的份。其實也有不少的大作,但當時根本沒興趣玩,比如《皇帝》,《大航海時代2》,但因為不以打打殺殺為主所以大家都沒興趣,而且那時候的電腦房不但沒有還原卡,不同的機器裏裝的遊戲還不一樣,有些冷門遊戲隻有某些機器裏有,想要玩還頗為麻煩,比如《主題醫院》或者是《地下城守護者》。那時候唯一一款大家都愛玩的不打打殺殺的遊戲大概就是《美少女夢工廠2》了。讓人不解的是,《仙劍奇俠傳》雖然在這邊很火,《軒轅劍》那時候卻沒有幾個人知道,不知道為什麼。
早在那個電腦房甚至之前的遊戲廳時代,這種場所就已經成為了“不良少年”的聚集地了。娛樂場所似乎總是與不法分子掛鉤,尤其是這種不正規的娛樂場所。電腦房老板也都不是什麼善茬,哪個孩子要是錢不夠了,就讓他留下一隻鞋,老板甩給他一隻拖鞋讓他穿著回家去要錢。結果家長怒氣衝衝地趕來之後,必然是一場“血雨腥風”,搞不好其他玩遊戲的孩子都得受波及,被大怒的陌生家長趕出去。
後來有一次我去電腦房的時候,驚異地發現沒人,隻有老板和一個現在想來大概是負責技術的人在哪裏搞。上去談了兩句,發現他們在裝Win95還不是Win95,記不清了。但在那以後很多人因為分辨率高而抱怨Windows下的《紅色警戒》東西太小,這個我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的。其實那時候紅警的分辨率也不過是640x480而已。有了Windows之後,電腦房一下子從遠古時代進化到了近代,而且已經開始有一些電腦房提供電話線上網了,一屋子十來台電腦用一根56k的電話線,接到哪傳說中的“貓”上,然後一陣吱吱嘎嘎的聲音後就可以上網了。於是“電腦房”的時代結束了,“黑網吧”的時代來臨了。
(五)街機遊戲的進化
高中那陣,除了電腦房經常去的就是街機廳了,跟之前說的不同的是,那時候的街機廳,基本上都已經土槍換炮了,機器已經不再是那種看上去好像三合板拚起來的,換成了高大結實的塑料外殼。不過遊戲幣的價格也高了一些,以前的小遊戲廳大約都是一元錢六個或者八個幣,到了高中那時候,基本上都是一元四個幣。不過,有些便宜的地方還是有六個、八個的,但是一般地處偏遠,我甚至聽說過有一元錢十五個代幣的地方,隻不過從來沒見過。那時候,玩一次隻需要一個代幣,不像現在,隻要不是最普通的搖杆遊戲機的,基本上最少也要兩個代幣,多的甚至四個、六個代幣才能玩一次。現在代幣的價格也是比過去貴多了。
兩個代以上的遊戲都很貴,玩的人也少一些。大部分這種遊戲都是賽車、射擊或者音樂、舞蹈遊戲。傳統的搖杆街機即使現在玩也依然隻需要一個幣,但卻是最火爆的地方。比較大點的街機廳總能看到一大堆人堆在格鬥遊戲那裏,不斷地對戰,《拳皇》、《街頭霸王》或者《鐵拳》係列遊戲總是圍著一圈人。這些人才是遊戲廳的骨幹顧客,技術都很高,經常出沒於街機廳。而那些來抓娃娃、開賽車的,大部分都是偶爾來次街機廳玩個新鮮的。
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畫麵
還記得高中那時候最熱的格鬥遊戲就是《拳皇97》了,之前《拳皇96》、《拳皇95》太過死板,招式釋放必須中規中矩,否則什麼招都難放出來,碰上機器差搖杆不動都能歪倒一邊的機器,你就悲劇了。《拳皇97》一出世馬上就成為街機廳裏最吃幣的遊戲,華麗的戰鬥、簡捷的招式、暴爽的連招,每一個人都被它吸引的死死的。八神從一開始就是人氣最高的角色,在遊戲廳裏總能聽到這個家夥變態的笑聲,看到格式化的連招套路:跳起百合折,站輕腳,夢彈一段接葵花三段……,那時候高手的隊伍裏八成都會有八神這個角色。二階堂紅丸也是被選擇最高的角色之一,這家夥實在是帥的要死還極其好用,經常看到二階像直升機螺旋槳一樣在地上狂轉,其他熱門人物還有麻宮雅典娜、不知火舞、草薙京、超級瑪麗等等。當然這些都是最早《拳皇97》出現的時候,後來大家玩出來各種各樣的打法,曾為這個遊戲帶來巔峰般的 輝煌 ,華麗的無限連殺,各種bug的應用,直到最後幾個人物的“鬼步”被琢磨出來,也難怪,一個遊戲國人玩了10年,真是想不精也難。國內高手比比皆是,甚至有些人已經超越了“高手”這種稱呼,跨入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境界。如今的鬥劇已經沒有97了,如果有,雖然不敢說第一是我們國人的囊中之物,但是肯定可以獲得非常驕人的戰績。這也是後來拳皇比賽全都采用《拳皇98》的原因
邪惡的97截圖
說到《拳皇98》,的確是拳皇係列最為平衡的一個版本,但是它突然出現在街機廳的時候並沒有一下被接受,畢竟它的出招沒有97簡化,連招也沒有那麼豐富,習慣了沉迷在《拳皇97》裏各種bug和連招不能自拔的人在《拳皇98》麵前一時難以適應。所以在我所去的幾個遊戲廳曾出現過97玩的人很多,98卻很冷清的情況,其實直到現在許多街機廳裏97的台數都要比98多。
大部分人還是死抱著97不放,這一玩就是10年。一遇到大型比賽,如果國人在97比賽裏贏了,那就證明了:國人97玩得好,因為最經典;如果輸了,理由更充分:國內高手多的是,去參賽的人的水平根本不代表國人水平,真正的高手都沒去參加比賽————這是一種什麼辯術,或許真有更強高手,但是可見國人對於97這款遊戲已經有了一種近乎瘋狂的崇拜,不容得任何人加以疑義(當然,裏麵也有要麵子的因素)。後來的99基本上沒有怎麼玩,它加入了援助係統頗受爭議,不過在街機廳還是頗火了一陣,但總的來說新係統帶來的新玩法反響很一般。至於後來的拳皇係列由於上了大學很少去遊戲廳再也沒接觸過,但是據說一代不如一代。
上高中那會,《餓狼傳說》也是很火爆的,《拳皇》裏很多人物也是來自這個係列,但是他們最終還是在《拳皇》裏名揚天下,比如瑪麗、特瑞、比利等。而阪崎良、羅伯特、阪崎由莉這些人來自更早的《龍虎之拳》,可以說《拳皇》是集大成之作。
格鬥遊戲時至今日依然火爆,前幾天和朋友一起去一家比較大的街機廳玩,發現一大幫人在那裏玩《鐵拳6》,某位高人連續戰敗了十來個人,依然氣定神閑,談笑風生,頗有得道高人的風範。後來有一局他被一個新來的小夥子拉下了馬,結果麵不改色,繼續投幣和人過招,讓我感覺到街機廳這種每秒鍾都決出勝負的地方,才真是能令人見識到“勝不驕敗不餒”的地方。
由於《鐵拳6》過於火爆,難以插足,而且高手林立讓人不敢上前,所以我的朋友隻要悻悻地去玩《鐵拳5》了。對於《鐵拳》係列我是一竅不通,隻看他在那裏用一個叫Lili的美女,總是用那麼幾招就能把電腦打敗,頗有十分無腦的感覺。這時候來人決鬥了,我這位朋友和打電腦一個路子,依然是那麼幾招,把這位前來決鬥的玩家連續打敗了四五局,結果對麵依然是不斷地投幣,接著決鬥,我不禁好奇了起來,於是繞到了機器對麵,卻見到了令我震驚的一幕:隻見一個中年大叔,翹著腿叼著煙,邊上放著一盒子街機代幣,少說也有七八十個。我興衝衝地繞了回去,跟他說,別打了,對麵的大叔有一盒子幣呢,這麼打下去沒完,結果沒人信。那位大叔又輸了幾句之後,我就走開了,即使是總贏,看得也有些審美疲勞。我去看了一會別人大戰《拳皇98》和《街霸》之後,發現我那個朋友灰溜溜地走過來了,跟我說,那大叔太狠了,人海戰術,實在打不過他。
想起早期遊戲廳裏的格鬥街機,都是一個屏幕下麵兩個操縱杆,1P和2P肩並肩地坐在一起對打,而一般來說格鬥街機應該是兩台背靠背的街機,兩個人分別坐在對麵對決的。想來也很簡單,一個屏幕自然比兩個屏幕成本低,但是這樣一來缺苦了心理素質不好的玩家了,一旦看見某個一臉凶相地人坐在了自己身邊要投幣,必然得說一句:“哥,別決了,我不會玩”,而那位凶神惡煞一定會敷衍一句:“沒事兒,我也不會玩”。開打之後你要是給他打敗了,他走了還好,人家要是不聲不響地繼續投幣,你心裏就得犯嘀咕:這位仁兄怎麼還不走啊。要是他還有一起來的朋友們,呼啦啦一大幫把你倆圍上看著你不斷地戰勝,他們的朋友不斷地輸,並且還跟著起哄,你心裏就更不是滋味了。如果他把買來的幣都輸光了,去叫身邊的朋友幫再買一些……還是放放水,讓他贏了趕緊撤吧,不過很有可能即使你輸了也走不了了。那個兩人肩並肩坐在一起決鬥的年代真的是心驚肉跳,哪像現在的網絡遊戲,誰也見不著誰,在遊戲中隨意PK,完全沒有壓力。當年如果碰上沒有體育精神的人,搞不好一惱羞成怒就會上演真人快打的。
除了格鬥遊戲,橫板過關遊戲也是長盛不衰的,早期街機廳裏的老遊戲現在依然活躍在各大遊戲廳裏,《最長壽的莫過於《合金彈頭》係列,到現在一共出過《合金彈頭1》、《合金彈頭2》、《合金彈頭3》、《合金彈頭4》、《合金彈頭5》、《合金彈頭6》、《合金彈頭7》、《合金彈頭3D》、《合金彈頭XX》9代作品,可以說每一代都是遊戲廳裏的吃幣大王,我對這一係列有種很崇敬的感覺,因為想玩好它實在太難了,更別提某些高手一命通關那樣的神話,有次見到一個中年大叔搬著一盒子幣坐在那兒和《合金彈頭3》死磕,實在讓人佩服。
最早的那時候街機廳基本隻有兩種機器,要麼是格鬥、射擊遊戲,要麼是賭博的機器。現在想來,賭博的街機應該是最早的街機吧,真正經久不衰的就是賭博機了,不隻街機廳,不少娛樂場所都有。現在的玩家都是由玩電玩的那一批發展來的,而玩各種賭博機的隻不過是賭徒罷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遊戲廳,或者叫遊戲中心的定位還有點難說呢。一般來說用來賭博的代幣一經購買是不允許再換成現金的,這樣一來就減弱了賭博的色彩,但以前的黑遊戲廳不少是可以兌換的,那些賭博機的玩家們買幣從來不論個,有一家街機廳是用飯盒進幣堆裏去盛,一飯盒遊戲幣十塊錢。現在想想,這麼買幣的方式有點聳人聽聞,看著那些人行雲流水般的把幣嘩嘩嘩地往機器裏扔,餘額忽高忽低,真覺得這不是一般人能玩得了的遊戲——雖然這其實已經不是遊戲了。
不隻是格鬥遊戲才能引起一大幫人的圍觀。格鬥遊戲要兩個人對戰才能引起注目,而飛機遊戲隻要一個人就可以轟動半個遊戲廳了。飛機遊戲大部分都是可以打循環的,這種遊戲日本的居多,用日語來說打到第幾次就叫“幾周目”。當時有一位大俠,精通各種飛機遊戲,躲避彈幕的功力令人發指,有種根本就看不懂他是怎麼躲過去的感覺,甚至會讓人以為他是不是調什麼秘籍導致飛機無敵了。認識他的人一旦他開始玩飛機就會上來看,這樣的話引不起圍觀。不少街機難度是可以調的,一般在1-8之間,老板要覺得賺錢慢就把難度調到最難的8級。我曾經精通於4級難度的《合金彈頭》,後來有一天老板把難度改成了8級,輸的我一敗塗地。《彩京1945》這種難度的飛機遊戲,一般人幹脆就見不到最後的幾個標成了“?”的BOSS,尤其是難度8的。前四關的BOSS由於登場順序是隨機的,大家都眼熟得很:一個坦克,一個飛艇,一個飛機,一艘軍艦。當這位高人玩到第五關的時候,大家就會發現,平時早已熟悉的這個遊戲居然露出了從來沒見過的麵貌,於是就引起了圍觀,等到二周目的時候,對於這位仁兄來說遊戲才剛剛開始,圍觀的人卻已經嘖嘖稱奇了。有一次這位大俠二周目快要打穿了,這時候突然有事走了,讓旁邊的人接著玩,那兄弟不到三十秒就把五條命死光了,結果大家一哄而散。
《怒首領蜂》的難度更讓我記憶深刻,第一關還好,到了第二關勉強能過,第三關就開始眼花繚亂,然後不知道怎麼著就被幹掉。我所在的那個遊戲廳《怒首領蜂》一直很少有人問津,最後被換成了其他遊戲,再無蹤影。
可以預言的是,街機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不會消亡,因為“一台機器一個遊戲”的公用遊戲機的模式,是可以一機多用的家用機和PC所無法比擬的。每一個遊戲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輸入和輸出設備,也許你可以用PC的鼠標來代替街機的激光槍,但你卻沒法用什麼東西來代替街機廳的摩托車或者是拳擊手套——對於PC機和家用機來說,在家裏擺這樣一個外設實在是太過奇怪了。因此,接下來的世代我們依然會見到街機、家用機、PC三足鼎立的局麵,街機遊戲長盛不衰,用不著我們祝它,也依然能一路走好的。
(六)電腦房的聯機時代
“電腦房”有了Win98之後,開始能上網了,逐漸升級成了“黑網吧”。能上網實在是太新鮮個事兒了,不過當時大家還都不知道什麼叫“網遊”,隻是很喜歡玩Windows下能聯機對戰的遊戲。《紅色警戒1》《沙丘2000》《盟軍敢死隊1》《帝國時代1》《暗黑破壞神1》《三角洲特種部隊1》《生化危機2》等等經典遊戲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地出現,但隻有最後來臨的《星際爭霸》,才讓人知道了聯機對戰究竟有著什麼意義。
quake的混戰很爽,每個人都是敵人
毀滅公爵,永遠的跳票王
沙丘,同名小說改編的遊戲,唯一玩過第一個需要先造“地板”的遊戲
那時候最時髦的聯機遊戲是即時戰略遊戲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FPS是青少年的愛好,當時比較風靡的是《毀滅公爵》和《影子戰士》。這兩個遊戲的共同之處就是不分夥,每個人之間都可以互相攻擊,是“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完全的無差別混戰,看見人你隻要開槍就是了,每一個人都是敵人。當時我們那裏隻有一家網吧裝有《雷神之錘》,以至於在這種環境下,我們都覺得那遊戲頗為小眾根本沒什麼人玩,哪知道其實Quake當時就已經是電子競技項目了。因為每個人都自己單幹,所以人多的時候混戰起來場麵十分激烈,一幫人大呼小叫的不亦樂乎,頗為擾民。
歲數大一些的玩家則更青睞即時戰略遊戲,當時最火爆的是《命令與征服》《魔獸爭霸2》和《紅色警戒》,《魔獸爭霸2》聯網的時候還可以調秘籍,經常能看見一般人在一起聯機,然後互相比誰調秘籍更快的場麵。那時候大家一起玩RTS,基本沒什麼經濟的意識,純粹是為了好玩,基本都是把所有能造的東西都造出來,地圖上的資源全采光才開始打的。那時候我最喜歡玩的即時戰略遊戲是《絕地風暴》,畫麵十分精致,但愛玩的人卻並不多,比《魔獸2》還少。大概因為是科幻題材,兵種千奇百怪的原因吧,沒有《命令與征服》裏麵的坦克直觀。
等到有了Windows之後,FPS遊戲就有了《反恐精英》,RTS則有了《沙丘2000》、《帝國時代》等等遊戲。要說最成功的FPS聯機遊戲,在我們的同學中就隻有《反恐精英》。那時,大家都會在下課後火速衝到網吧,開始對戰,並且還經常像模像樣地買一些雜誌,研究戰術等等,但其實毫無團隊精神,一進了遊戲,白天談的戰術就全沒了,大家都為了自己出風頭而不管隊友的死活,甚至自己一方輸了也不要緊,隻要自己的分數高就好。現在想起來,也頗為有趣。我也沒少跟著玩,但由於玩的比較少,地形不太熟,我總是習慣於蹲在某個角落埋伏路過的敵方玩家,俗稱“蹲坑”,一開始的時候能占到不少便宜,但由於總是蹲那麼幾個位置,後來隻能落得個連人都沒見到就被手雷炸死的悲慘下場。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開始流行《流星蝴蝶劍》,那遊戲必殺技的釋放方法要結合鍵盤和鼠標,而且對戰的時候要有很好的空間感,否則可能練了一堆招,一下也沒打著別人。《流星蝴蝶劍》算是我玩過的國產單機遊戲中的頂級佳作了,如果問我有什麼比較好的對戰國產遊戲,除了它我還真想不出來別的。和《反恐》一樣,我最愛幹的事兒就是找個沒人的地方拿著槍慢慢地崩,但槍法卻又不怎麼樣,而且一旦被人近身就慘了。至於各種必殺的練法,直到現在我也沒記住。
雖然FPS電競賽事在國外早就小有規模,但在國內還是《反恐精英》成為了比賽的主要項目,時至今日依然很流行,而且誕生了很多類似的FPS網遊。還記得當時幾乎每一個網吧裏CS都是熱火朝天,有的網吧甚至後來自建服務器。最早玩CS的時候基本都是同網吧的對戰,隻要有人吼一聲我建了,瞬間人滿。當時CS跟玩quake一樣,各衝各的毫無戰術打法,有時候有人陰在角裏連殺幾人,還會被網吧裏的人大聲罵,有時候甚至還會出現暴力解決的情況
紅警很好玩,可惜一代畫麵很糟糕
紅警2畫麵好的多,但是感覺除了新加兵種外似乎沒什麼創新
至於RTS遊戲,對於很多人來說則是從《紅色警戒2》開始接觸的了,這遊戲在中國的地位和《反恐精英》類似,但其實並不是RTS中比較出色的作品。等到Westwood工作室被EA收購之後出的《命令與征服》以及《紅色警戒》係列的續作,就完全無法與早先的遊戲相提並論了。總之,對於對遊戲了解很深的資深玩家會覺得這兩個遊戲很一般,但對於剛入門的玩家來說,這兩個遊戲可能代表著對戰單機遊戲的一切。
還記得當年紅色警報走向末路的時候,《帝國時代》異軍突起,接替了整個網吧的遊戲,當年做為一個真正的網吧最應該有的三款遊戲是:《紅色警報》、《帝國時代》、《星際爭霸》。如果你少了這當中任何一款遊戲,那你還叫電腦房麼?遺憾的是這款遊戲最終還是沒有進入WCG的比賽。有一點做為中國的玩家不應該忘記的時候,當我們閱讀各種帝國曆史的時候,當我們閱讀各種戰爭史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到,其實帝國時代已經告訴我們了,做為一個帝國應該具備的素質,做為一個偉大的國家,應該有的一切
從這時候開始,電腦遊戲的“史前史”就結束了,接下來的作品大多人都頗為熟悉了。這些遊戲雖然在DOS的年代就能聯機,但是僅限於局域網。自從暴雪推出了Battle.net戰網之後,可以說單機遊戲的網絡化進程就開始了。
隨著Windows而來的就是互聯網,那時的《星際爭霸》已經有了不少民間架設設的戰網,好像有亞聯的,還有無錫的,具體的名字都已經記不住了,隻剩個大概的印象。《星際爭霸》的戰隊也是開始在大江南北四處開花,但卻隻有很少的戰隊到了現在依然有活力,比如現在的=PNZ=叛逆者戰隊,當年我們去PNZ的網站僅僅是去下地圖的,那時候有很多網站提供地圖下載,而叛逆者算是碩果僅存的了。
戰網實在是太神奇了(雖然是私服),讓一大堆電腦房中的“高手”知道了自己究竟是什麼程度的井底之蛙。經常是一大幫人圍在一個公認的網吧級高手身邊,然後看他被網上不知名的人虐得慘敗。這時候產生了一批國內的頂尖戰隊,不少人應該都記得AG戰隊“論戰高手”的主頁吧,當時對於我們來說幾乎是一到網吧就必上的網站。我對於《星際爭霸》的對戰沒有那麼大的興趣,我更喜歡在網上和別人玩RPG地圖。當年隻要是提供地圖下載的網站,就必然會有RPG地圖這個分類,也許正是因為《星際爭霸》RPG地圖的火爆,如今的《魔獸爭霸3》的RPG地圖才會這麼如火如荼吧。有時突然想,如果沒有《星際爭霸》的RPG地圖,也不會有現在的DOTA吧,更不會有一係列按DOTA改編的遊戲了,比如《半神》。可惜曆史是不能假設的,不然真想驗證一下這些“蝴蝶效應”。
當時對網遊的概念,主要停留在MUD遊戲上。有那麼一段時間,第九城市的社區挺火爆的,朋友叫我玩我就跟著玩,但每次上去做麵條做出來的都是失敗的產物——湯,結果興趣大減,始終沒有好好玩the9的社區。等到第九城市代理《奇跡》,那已經是一兩年以後的事情了。當時去的社區,最多的是有“菜鳥樂園”之稱的CSA中國星際爭霸聯盟在互動力量上注冊的一個免費的社區,也算是接觸的最早的論壇了
現在想不起來那時候的網吧用的是什麼網線了,但肯定已經不是早期的“電腦房”那種56k貓了。有可能是ISDN吧,雖然比貓強,但依然很要命,如果網吧裏有一個人在下載,那麼全網吧的人都會卡得不行。於是那時候的網吧非常常見的一個景象就是有人大喊一聲“誰在那下載呢!”然後扔下鼠標滿地轉悠,擺出一副尋滋生事的樣子。由於這種隻顧自己下載的行徑太不道德,所以網管一般要是看到有人在下載,也會去製止的。那時候的網站雖然大部分都是靜態的,但為了好看都會有大張的圖片,一般網站都會把大圖裁成很多的小圖然後拚在一起,為的就是瀏覽的時候快一點,而且由於網速原因大多是沒有背景音樂的,現在這樣的站卻很少見了。
真正開始接觸網遊的時候,已經是《石器時代2.0》的晚期,馬上要更新到《石器時代2.5》的時候了,從現在來看,這時候的《石器時代》已經過了鼎盛期,開始走下坡路了,我這時候才接觸網遊。那時候我依然對單機遊戲樂此不疲,比如《法老王》這類模擬經營的遊戲,對於網遊有點後知後覺,直到一位朋友拉著我玩《石器時代》,才發現原來遊戲還可以這麼玩。那時候我們還不知道外掛,隻知道開著變速齒輪玩,還會擔心點卡的計費會不會也加速,現在想想挺可笑的。趙本山“賣拐”的那一個春節,看完晚會之後我還去網吧玩了一會《石器時代》,現在想來原來是2001年,距現在已經九個多年頭了。從遊戲廳到電腦房到網吧,算在一起也就是幾年之內的事情,但每一次的“升級”都有種很大的革新,因為那時候遊戲剛剛進入中國,一切都很新鮮,這種突飛猛進是現在已經成熟了的遊戲業所不具有的。網吧登陸之後,似乎玩家們的生活剛剛進入正軌,單機和網遊也是一片生機盎然,結果“藍極速”的一場大火把我們的前景都給燒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