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經理2012中場邊指揮的作用在比賽中針對不同的對手戰術陣型,天氣,場地和裁判風格,第一時間對初始戰術進行微調,它比使用戰術麵板更加簡單和直觀。今天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下場邊指揮全效果,請看下文。
作為一個最近兩代才出現的新鮮事物,即使是很多fm老鳥也不是很熟悉它,選項中很多語焉不詳的短語讓很多在英語國家生活的筒子們都摸不著頭腦,所以在漢化出來之前,很多人會選擇不用。。。
在開始之前先羅嗦兩句,因為以下兩點很多人可能並不了解:
1.場邊指揮隻會作用於戰術麵板上設置為“默認”的球隊或者個人戰術設置,對勾選狀態下的設置無效。
2.場邊指揮使用過於頻繁有可能讓一些球員感覺無所適從,所以還是悠著點用。
Play out of defence
效果是讓你的中後場在防守時少開大腳,把球穩穩的往前遞,效果相當於大幅降低防守球員的“傳球方式”。
時機:當你的“傳球成功率(防守)”太低,或者發現你的防守球員草率長傳浪費了太多球權時。
pump ball into box
效果是讓中後場球員多多往對方禁區裏長傳。邊後衛會更多的傳中。兩翼球員減少拉邊和控球。射手更多的前插。
時機:比賽後半段急需進球,前鋒有身體(快或高)優勢,
Clear Ball to Flanks
這個好理解,防守球員把球往兩翼出。所有邊路球員會更多的在邊路活動。
時機:比賽後半段急需進球,而你有有很強的邊路時。或者對手壓上進攻,你試圖快速反擊時。或者當對手集火你的中路時。
Push higher up
防線壓上。這個指令讓你的防線壓到中圈附近
時機:對手龜縮,速度不快時。當然你也要掂量一下自己防線的速度和耐力
Drop deeper
防線收縮,防守球員退守本方半場。同時讓他們在本方半場內緊逼
時機:當你換用更多球員參與防守的陣型,需要給他們空間時。更典型的是當對手大舉進攻而他們的攻擊手速度很快時。
get stuck in
讓所有球員鏟球更狠
時機:需要快速奪回控球權時。或者裁判比較鬆。或者對手風格偏軟弱。當對手有很多盤帶好,靈活的球員時慎用。
stay on feet
與上麵相反,讓所有球員(除了你設置的搶球中場外)鏟球更小心
時機:當裁判很嚴時。對手有很好的任意球手時。當對手有很多盤帶好,靈活的球員時。
pass into space
傳空檔,多打身後球
時機:當球場很長,而你的絕佳機會不多時。或者你發現對手後防看上去很慢。
pass to feet
與上麵相反,少打身後(注意不要誤會成傳地麵球的意思,並不會減少頭球)
時機:當控球很傳球成功率太低。或者當你注意到對手能很好的攔截直塞球,尤其是當對手比你的球隊更快,預判更好的時候。
play wider
更多利用球場寬度
時機:對方在中路囤積防守球員時。或者對手的邊後衛很弱。
play narrower
減少使用球場寬度
時機:對手處於攻勢且采用中路滲透進攻。或者對手處於守勢但拉的較開
run at defence
進攻策略:讓中前場更多的帶球突破。(這裏的defence是指對手的防線)
時機:當你采用“慢”節奏,短傳,同時你有好的突破手。
play through defence
進攻策略:通過傳球撕開防線
時機:個人突破效果不佳時
shoot on sight
拿球就射。
時機:對方死守,很難創造出絕佳機會,常常在禁區裏傳死的時候。
work ball into box
減少遠射,耐心等待機會
時機:當你發現太多的遠射打了飛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