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少用鄭碼的朋友在問有什麼好的輸入軟件可以用,於是整理了一些自己的使用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以下純屬個人的觀點,偏頗之處望見諒。
優點:win7內置,XP好像也有,win8就沒有了,筆者的win7內置的是5.0的碼表。界麵簡潔。
缺點:據群裏用係統鄭碼的群友介紹,修改碼表和參數設置頗為不易,且稍大的碼表會影響上屏速度。界麵簡單,沒啥美感。
鄭碼輸入法中有許多思想與五筆字型思想非常相似,很難說誰借鑒了誰,總之都是發明者對中國文字做了大量研究的結果。在鄭碼中對於漢字的筆畫也規定為“按一定走向連續完成的一筆”,也分為五種,分別是:橫、豎、撇、點、折(也分別包括橫提、向左的豎鉤、捺等形近的變體);對於漢字的形成認為是分為筆畫、獨體字與合體字三個層次;也認為字根是漢字形體的基礎單元;鄭碼中的字根也分為成字字根和非成字字根兩大類;也認為漢字合體字的字型中可以分為左右型、上下型和包圍包孕型(這與五筆字型中的非類略有區別,實際上五筆字型中的雜合型字大部分是這裏的包圍包孕型);也按筆畫分類分區排列鍵位;一個漢字(或詞組)最多也是鍵入四鍵;也有像五筆字型中的一級簡碼那樣的高頻字;也有二級簡碼。
鄭碼也有許多與五筆字型不同的地方,比如它對漢字書寫的筆順要求得更細致;字根的個數更多(鄭碼把組字能力強、使用次數多的字根叫做基本字根,共170個);字型的劃分更細致準確因此對不同類型的、漢字的拆分也更精細等等。
為了適應不同用戶的需求,鄭碼輸入法又分為《普及型》和《標準型》兩種。這兩種方法所用的基本字根的分類排列規律是一致的,編碼規則也沒有多大的差別。《普及型》的編碼規則較簡單,較易學,適合一般辦公人員或年齡偏大的用戶使用,但重碼略多;《標準型》的編碼在基本字根的代碼方麵有不同,除第一主根外每個基本字根都被擴充了一個位碼,減小了重碼字,並適用超過2萬字的中、日、韓國際標準漢字大字符集。
140.5M / 09-05
76.4M / 03-25
55M / 06-05
237.9M / 04-13
900.9M / 03-02
96.2M / 07-06
311.2M / 07-06
335M / 07-06
200M / 07-06
413.8M / 07-06
484.7M / 09-27
165.4M / 09-05
353.9M / 06-05
131.8M / 04-13
195.6M / 03-03
45.6M / 09-08
665.2M / 07-06
2.84G / 07-06
93M / 07-06
338.3M / 07-06
1.38G / 07-26
488.3M / 07-16
109.8M / 06-03
142M / 01-08
1.2M / 11-23
548.8M / 04-13
1.6M / 04-13
1.48G / 03-18
646.6M / 03-03
133.7M / 03-03
110.5M / 09-05
33.4M / 09-05
325.8M / 08-12
60M / 04-29
254M / 04-25
659M / 04-23
1M / 12-26
253.4M / 12-08
253M / 12-08
1.19G / 11-16
369M / 09-22
181.5M / 09-22
201.2M / 09-05
488.3M / 07-16
248.9M / 12-08
248.9M / 12-08
100.6M / 03-06
148.9M / 03-06
1.12G / 07-06
1.25G / 07-06
1.76G / 09-22
1.92G / 04-17
116.2M / 04-10
201.5M / 04-13
7.31G / 07-01
94.3M / 07-06
2.48G / 07-06
7.63G / 07-06
1M / 07-06
778.1M / 07-06
561.8M / 07-11
72M / 07-06
548.7M / 07-06
1.00G / 07-06
9.13G / 07-06
126.2M / 07-06
72M / 07-06
105.1M / 07-06
132M / 07-06
132M / 07-06